海南省政协委员周阳在向政协海南省六届三次会议递交的提案中建议,三亚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海空交通便利,可以此为契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探索建设海洋国际合作示范区,在坚持“主权属我”的前提下,以国际合作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互联互通为突破,以产业开发为主体,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与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度,创建沿海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的国际范例。
周阳说,三亚陆地狭小,资源有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承载能力将日趋饱和,广阔的海洋将成为支撑三亚发展的新平台。2011年我市海洋经济总产值仅120亿元,且滨海旅游业占80%以上,其他海洋产业发展不足,丰富的海洋资源还远未得到有效利用。申办海洋国际合作示范区,将有利于提高三亚在国家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取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对外展示形象,整合资源,从而提升海洋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提出:“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三亚作为海防前哨的特殊地位赋予我们维护南海海洋战略利益的重任。建设海洋国际合作示范区,就是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力争把国际海洋合作空白领域的制度设计放在三亚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新的海洋经济体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三亚特点的兴海新路,把南海变成和平之海、合作之海、繁荣之海。
此外,三亚濒临南海,是我国出入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也是国际上诸多国家和东南亚之间空中航线的枢纽和海上运输的驿站,以三亚为中心的4小时飞行圈覆盖了周边15个国家20亿人口,发展潜力巨大。建设海洋国际合作示范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按照陆海联动的要求,谋划一批重点海洋产业区块,有利于促进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和城市综合功能的完善,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国际化精品城市,不断增强三亚作为海南南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申办海洋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条件、争抢机遇,不断加快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亚的人气、商气、财气会大量积聚,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地方民族特色和国际化色彩越来越浓,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将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