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了解到,由德国基尔大学跨学科海洋科学中心主办的“海洋科学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德国基尔市召开,来自美国、德国、中国、法国、英国、巴西、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海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萌羽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主旨演讲。本次研讨会在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各领域携手合作,共同关注、研究海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记者了解到,“海洋科学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国际海洋科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本次研讨会围绕“海洋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议题,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管理、海洋保护以及海洋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会议过程中,与会学者达成共识,共同提出了建立更健康的海洋伦理观,肩负更多的海洋责任,确立更积极的海洋参与及合作意识,以及进行更普及的海洋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萌羽在大会上做了“深生态学视域下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也是少有的几位代表亚洲进行发言的学者。李萌羽在演讲中表示,全球海洋科研从业者应坚持整体主义的海洋环境观,重新审视和反思人与海洋的关系。李萌羽同时结合当下人类面临的海洋生态危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入分析了深生态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意义以及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她指出,在未来的海洋研究与发展当中,我们应重新定位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改变传统以人类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的狭隘海洋发展观,确立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海洋新伦理观,以促进海洋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李萌羽的观点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同,其不仅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成果,也有效提升了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在世界范围的认可度,对于增强我国的海洋领域话语权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