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高新区打造北斗导航产业高地
王永先 /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5-04-09 09:24

为抢抓国家加快发展卫星导航产业的战略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区坚持“蓝色、高端、新兴”方向,大力发展北斗导航产业,在平台载体建设、产学研结合及产业应用示范等方面先行先试,快速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产业高地。

打造高端产业载体

高新区加快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落实市“千万平米”孵化器推进方案相关要求,建设10万平米的北斗产业园,加快推进占地240亩、建筑面积26万平米的北斗导航专业孵化器建设,全面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为卫星导航创业团队和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同时,高新区全力推进北斗大厦建设运营。作为北斗数据中心平台、检测平台、北斗企业的创新创业载体,北斗大厦将重点引入导航芯片、功能模块、终端设备研发及北斗导航民用示范等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并依托清华大学以及清控科创在创业、产业、投资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国际化资源,打造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北斗大厦建设面积1.4万平米,预计2015年7月前投入使用。

另外,高新区还建设中国北斗民用推广应用基地。与中国北斗民用推广应用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在高新区共建中国北斗民用推广应用基地(青岛)。双方将在探索北斗产业发展机制、推动北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应用示范、提高北斗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共同举办“2015年全国北斗导航民用推广应用产业峰会暨北斗导航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北斗导航创业团队、优势企业、运营服务公司等应用产业实体集聚发展。

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为了更好地发挥潜力,高新区成立产业联盟。联合4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在高新区成立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联盟以海洋与交通为切入点,建立联合创新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产业应用示范与服务推广等活动,系统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创新平台,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城市应急、海洋监测、船(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是基础。高新区引进建设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加快清华大学青岛大数据研究中心建设,搭建大数据科技研发、政府应用、商业应用三类平台。设立北斗卫星导航专家工作站,布局建设中科院卫星导航总部(青岛)研究中心,加快提升北斗导航技术的研发水平与应用规模。加快组建“青岛北斗卫星导航研究院”,推进产业链内系统研究、产品研发、应用服务、人才培养等关键节点的优势合作。

高新区同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青岛光电院与青岛软控集团、重汽集团合作,开展基于北斗的车联网建设合作,与海信集团、杰瑞自动化公司开展基于北斗的无线电台站监管合作;青岛派科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浮标环境污染跟踪监测系统,在胜利油田成功应用;青岛北斗润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与海上AIS技术,在全国沿海设立250个基站,运用GIS信息系统,为各类海上救援提供快速、精准定位;青岛慧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交通巴士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智能公交系统北斗示范应用;北斗星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高新区管委合作,开展北斗船联网应用,保障海上作业安全。

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首先建设服务数据中心。建设北斗(青岛)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加快聚合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资源,并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打造我市乃至环渤海区域位置服务基础数据和行业应用数据存储、交互、整合、分析的总中心。下一步,还将成立“青岛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建设产品检测、应用研究和产业培训交流等中心,搭建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并成立“青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建设设备检测中心。设立青岛北斗导航产品检测服务中心,建设一整套符合国家标准体系的高标准导航产品检测系统,满足卫星导航、定位、授时终端检测,提供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等功能性的实验、试验和验证服务。与青岛市电子学校共建北斗班,2015年预计招生3个班,为相关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建设军民融合研究院分院,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另外集聚优质产业项目。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引进世纪北斗、北斗润洋、北斗星空等26个产业项目,主要从事北斗海上救生定位终端产品的研发、北斗卫星导航芯片、集成电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浮标环境污染跟踪监测系统等领域的应用。青岛国投星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晖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斗遥控水下机器人(BD-ROV)项目等15个项目近期签约落户,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