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轮值总裁梁海山(中)获2014年中国杰出质量人大奖。
4月9日,由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2015年企业家活动日暨山东省企业家年会”在济南南郊宾馆俱乐部礼堂举行。本次年会是山东省企业界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盛会,旨在表彰过去一年为山东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及个人。
会上分别表彰了获得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和2014年度全国质量奖的山东企业和个人,以及获得第二届山东工业突出贡献奖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表彰活动中,海尔集团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尔集团轮值总裁梁海山获得2014年中国杰出质量人,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能制造黑灯工厂项目获第二届山东工业突出贡献奖,海尔也成为唯一荣获三项殊荣的企业。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适应时代需求,纷纷向互联网型企业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创新用户体验,其中质量是用户体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海尔颠覆式地实践了以“人单合一双赢”为主要核心的质量管理模式, “零缺陷、差异化、强黏度、双赢”并以 作为企业的质量发展战略。在海尔看来,质量没有恒定的标准,它是由用户定义的,互联网时代的质量标准就是更好地保障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为了更好地创新用户体验,海尔提出了“将世界作为我们的研发部”的口号,即搭建一个开放的交互平台,让用户全流程参与设计、制造等各环节,构建一个闭合的互联网生态圈。
在会上,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尔集团轮值总裁梁海山作了题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演讲,他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同时,“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也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加快转型,以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新挑战。梁海山认为,海尔的转型就是要布局互联工厂,并互联出用户最佳生活体验,让用户参与到生产当中,“消费者” “创造者”。此外,将 变成 梁海山以海尔现实的探索阐释了“互联网+”的概念,他表示,海尔的探索就是对内布局互联工厂,对外构建智慧家庭,这是海尔重要的业务模式转型。而这个转型的最终愿景就是,企业和用户融合为一体,创用户最佳生活体验。
互联网时代,颠覆成为常态,变革成为必然。作为世界白电第一品牌海尔,自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后,始终加速探索工业4.0新模式,推动企业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型,这个转型集中表现为布局互联工厂。
所谓互联工厂,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同时实现工厂与用户、工厂与企业、工厂与零售等各相关节点的无缝互联、互动,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并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该工厂的最大特点就是“前联用户,后联研发”,用户始终与生产流程连线。未来,互联工厂将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全流程互联,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体验,并围绕个性化定制的体验来推行智能制造的发展。而海尔也将以互联工厂作为重要路径,在颠覆现有家电行业的制造体系,实现引领的同时,大规模地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用户与企业零距离。
相关新闻
中国版工业4.0落地:海尔空调实现大规模个性定制
个性化定制,是互联网时代满足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一种全新方式;智能制造,则是传统制造模式在用户个性化需求下的一个必然颠覆方向。面对不断加快的产业颠覆进程,全球企业都在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路,其中,以德国提出的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最为典型,而工业4.0的本质就是实现用户需求与企业制造模式的颠覆,从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定制。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及个性化用户需求不断涌现,全球空调产业的颠覆之路早已开启,向个性化定制方向转型成为新常态下整个产业颠覆变革的重要方向,而要实现这种变革,就必须实现制造模式以及用户需求交互模式的双重变革。
作为行业的引领者,海尔空调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式变革。进入2015年,海尔集团布局于郑州的海尔空调智能互联工厂正式投产,海尔胶州工业园也即将完成向互联工厂升级的工作。海尔布局互联工厂,可以视为全球空调产业制造模式的一次颠覆式变革,真正意味着空调产业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开启了“用户造空调”的时代。
用户体验海尔空调健康空气智慧解决方案。
让用户成为创造者
“用户造空调”,通俗地讲就是用户通过自己设计一台专属空调,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记者从海尔商城及众创汇平台上看到,用户可选择商城中的“个性定制”板块,进入定制界面。在该界面中,用户不仅能选择空调的面板外观,更能定制空调功能模块,根据自身需求添加智能WIFI、健康除甲醛等功能。
最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官方提供的可选择模块外,用户也可以发挥个人创造力,上传自己设计的外观模块。海尔空调相关负责人表示,用户上传自己设计的外观模块后,工作人员会对该设计进行评估,如果能够匹配空调,该设计将会成为定制的可选模块,让更多人来使用。“让用户上传自己的设计,是我们实现‘人人创客’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自主设计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客,将自己的创意上传给我们。甚至可以说,想象力是阻止人们成为创客的唯一障碍。”该负责人笑道。
定制实现全流程可视化
用户定制信息提交后,订单就会实时地传送到互联工厂中,互联工厂将根据订单详情对空调进行排产。据该负责人介绍,“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全流程互联,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体验是互联工厂的核心愿景。以用户为中心,首先体现在价值链的全流程上,从设计、制造等全流程都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要始终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并且实现持续优化。”目前,海尔互联工厂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自动化和互联化程度,不仅能在生产效率上实现了突破,在产品质量层面也有了进一步保证。现阶段,一台定制空调大约只需7天就可完成装配,并交付给用户。
除快速有效地完成订单外,互联工厂最大的特点还在于与用户的交互能力。在“整个定制过程中,互联工厂实现了双向可视的能力。”该负责人表示,不仅是工作人员可以全流程监测空调的生产情况,用户也同样可以根据订单号查询空调的生产进程。就类似于网购后查看物流信息一样,通过全流程透明的双向可视,海尔空调能够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
打造用户的专属空调
来自郑州的裴先生是第一位选择自主定制空调的用户,他告诉记者:“我的这台空调是放在儿童房里的,不仅针对性地选择了除甲醛功能,还按照我个人意愿设计了鲜亮的外观,刚好与孩子屋里装饰搭配到一起,显得非常有活力。”当记者问及拿到定制空调后最大的感受时,裴先生挺着胸膛指着空调说:“这是我的专属空调,它的到来,让我身为一个用户却体验到了设计师的成就感。”
裴先生的成就感不难理解,如果说既往的制造模式,是工厂根据市场整体概况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那么,在海尔的个性化定制体系下,是用户与工厂直接对接,定制符合自身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这其中,用户是唯一的信息源,他们不仅只担当了消费者的角色,更是直接参与了产品开发和制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客。
助推中国智能制造模式转型升级
目前,向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产模式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如何加快探索这种模式是行业面临的最大课题。
从海尔空调的探索实践来看,海尔的一系列举措是践行“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展现了以用户需求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也加速了“互联网+”模式的落地,打造出用户与创客共生共存的开放生态圈,探索了一条中国版“工业4.0”转型之路,对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全面转型具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