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孵化项目融资路演活动现场。
如今,科研院所越来越重视科技与产业的结合。近日,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打造的“中科院驻青院所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并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成功举办了首期孵化项目融资路演活动,重点推介了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自动化所驻青岛4个分所的12个产业化项目,涉及新材料、光电技术、智能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不少人的“心头痛”。中科院驻青院所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的上线,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来说无疑是一针“催化剂”。不仅为中科院驻青院所和投资机构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成果转化步伐,为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助推一臂之力。
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参与路演活动的项目,都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自动化所注册的青岛慧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顺达天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将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物流信息服务生态平台,服务于国内货主企业、中小物流企业、货代公司、司机等相关受众群体;中科院光电院开发的车联网平台将先进的北斗导航定位技术、智能轮胎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车辆交通服务体系,推进北斗在智能车辆、智能轮胎领域的应用进程;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则开发了可用于飞机的隔热隔音材料、海军船舶的绝热保温材料,以及可应用于高铁的隔热隔音材料。
据悉,此次路演吸引了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蓝海方舟天使基金等13家投资机构参加,约有8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产业化合作正日趋增强
“中科院驻青院所在引进之初就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我们也想在‘众创时代’为更多的科研成果寻找优质‘土壤’,未来还将与投资机构组建对外开放的产业基金,优先孵化中科院的科研项目。” 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中科院驻青院所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孵化了23个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超过2.5亿元,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正逐步显现。”
在产业化道路上,青能所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微藻发酵生产DHA技术”与琅琊台集团合资成立产业化公司,计划年产1000吨,打造国内最大的海洋微藻DHA生产基地;兰化所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凭借高端工业润滑材料获得了联想之星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已在莱西建设大规模产业化基地,3年内产值将过亿元;光电院青岛中科天为光电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多款电力电子芯片、照明物联网产品已投入市场。
驻青院所今年有望“破十”
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7个院所在青岛建设研发基地,2012年中科院批准在青岛市建设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加上原有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已在青岛形成“2+7+1”的发展格局。而中科院相关院所的引进,也为青岛市引智聚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不仅吸引了更多优质科技成果来青转化,同时也会聚了大批高层次人才,经过多年的积累,已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强与中科院的合作,双方将围绕青岛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继续加大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中科院院所落户青岛,尽快实现中科院在青院所“破十”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