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国信集团:打造智慧渔业工船引领全球深远海产业发展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1-09 22:21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青岛国信集团积极发挥国有平台优势,持续推进蓝色高新科技产业生态集群建设,打造“科技+资本+产业”为核心的海洋产业链,为全球深远海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国信1号

现场:这个舱在养的鱼是二龄鱼,我们入舱的时候大概在200克左右,经过4个月的养殖以后,差不多已经达到400克了。

在长臂吊车的帮助下,记者登上了“国信1号”。这艘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可容纳300多万尾鱼苗。走进“国信1号”的养殖舱,当自动化投喂系统将饵料均匀地喷洒在水面上,鱼群跃出水面觅食,场面非常壮观,像这样的养殖舱,“国信1号”上有15个,依托鱼苗入舱、自动投喂、光照调节等先进装备,“国信一号”实现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智慧化养殖。

青岛国信深远海养殖工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 俞淳:根据它的体重跟它的数量,我们设定了一个投喂率,计算机会给我们测算一个生长的曲线,我们按照这样一个投喂量,达到多少天以后,它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商品规格。

今年9月份,首批65吨“船载舱养”的大黄鱼在“国信1号”起捕上市。“国信1号”舱养大黄鱼生长在离岸50-100海里的深海纯净水域,解决了近海养殖污染、养殖环境不佳、鱼病频发等弊端问题,可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 董韶光:未来,我们养殖工船还会探索5到10个基础养殖品种,让更多的好的鱼类、有营养价值的高品质鱼类,走到大家餐桌上。

作为中国海洋科技的“引领者”,青岛先后领跑了“藻、虾、贝、鱼、参”五次中国海水养殖浪潮。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老一代海洋科学家就在青岛提出的“未来海上养鱼工厂”的蓝图构想,可多年以来“船载舱养”的梦想一直没有“照进现实”。

青岛国信集团副总工程师 国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赵晓霞:养殖工船建造和运营是从0到1的产业,工船能否建成、产业体系能否形成都面临着诸多的未知和巨大的挑战。

作为青岛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主业的国有企业,2018年,青岛国信集团组建深远海养殖工船创新团队,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建造了中试船“国信101”,全方位验证“移动的海洋牧场”工业化养殖可行性。

俞淳:受到当时风浪的摇摆,会造成鱼的应激,这种应激会造成大量的损耗跟死亡。我们怎么样来进行抗震、防震或者降噪技术上的研究,在中试船做,跟自然海区完全不是一回事。

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4年间,研发团队锚定目标、大胆探索,历经近百次论证,成功突破减震降噪、船载舱养、水体交换、清污防腐等六大关键技术。2022年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正式交付运营。

俞淳:船载舱养工船养殖模式,其实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模式。我们可以通过船的游弋,我们在大海当中可以找到最好的水源来进行对大黄鱼进行养殖,养鱼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养鱼我们能控,我们这条船全年可以养殖。

在海洋产业的开拓进程中,青岛国信集团还不断发挥国有企业在资源整合、产业带动等方面的优势,发起100亿元青岛海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和44.5亿元青岛市海洋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并购百洋股份等水产龙头企业,完成全国11家海洋领域子公司的布局。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建辉: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度匹配城市重大战略,以新“千百十”战略工程激发活力,全力将养殖工船推向产业化,扎实推进企业倍增计划,助力青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记者手记】

“耕海牧渔,工船引领”,青岛国信集团破题深远海船载舱养模式,塑造青岛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中的引领优势,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空间,也为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增添了新动能。在向海图强的蓝色浪潮中,青岛有基础,有优势,有底气,更有信心。期待更多的“国信1号”未来从青岛起航,为全球深远海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来源:蓝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