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工程咨询院谋划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对策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位势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7-09 08:59

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位势与发展瓶颈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等概念的继承和延伸,可以理解为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的交集,既具有全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外开放度、中心城市的区域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力,也具有滨海城市的海洋属性。作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全球海洋发展的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超越城市地理边界,跨地区乃至跨国的影响力,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基础支撑能力,同时也需要兼具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方面的单一或多元全球影响力。现阶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以是具备一定城市规模的全球海洋科技中心城市、全球海洋航运中心城市、全球海洋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也可以是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综合治理或资源开发能力的全球中心城市。

青岛依海而建、依港而兴,港口是青岛巨大的优势之一,目前青岛港是世界第6大综合性港口,有世界最大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和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6年居全国港口首位。截至2020年底,青岛港已开辟海上航线178条,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成功获批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市拥有涉海科研机构26家,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其中不乏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创新平台;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全职在青涉海院士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8月,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海洋科技论坛在线发布海洋科技指数,青岛以93.65的高分位居国内之首。《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指数试评估报告2019-2020》显示,青岛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和海洋创新两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青岛具备比较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20个行业在青岛都有布局,且产值过千亿的行业有6个,过百亿的有8个,尤其在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青岛市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3.3%。预计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3%。

综合竞争位势尚未形成

近年来,国内沿海城市不约而同的锚定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推进上海、深圳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概念。2019年底至今,广州、天津、青岛、大连、宁波、舟山6座城市也相继提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中国城市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19)》对国内28座沿海城市评价结果显示,提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8座城市均进入测评榜单前10名,并且呈现出鲜明的城市特色与优势,上海、青岛、广州位居前三。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课题组对8个沿海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估,青岛综合评估得分(0.229)远远低于上海(0.813),相对于深圳(0.461)、广州(0.417)和天津(0.371)也有明显差距,但领先宁波(0.182)、大连(0.164)和厦门(0.119)。

而对标全球,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位势方面,青岛的差距更为明显。挪威咨询机构Menon Economics发布的“世界领先的海事之都”(国内译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估排名较为权威,排名从全球航运、海事科技、金融和法律、港口与物流,以及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五个方面评比。2019年度该报告对全球50个知名海洋中心城市的评估结果显示,新加坡总评分第1,我国香港、上海分列第4和第6名,青岛位居第32名,位于香港、上海、广州、大连之后,领先于北京、天津、宁波。在分项指标中,青岛绝大部分指标排名在30位以后,特别是在海洋高端要素集聚和质量效率指标方面。在25项客观指标统计中有14项排名不空缺,但仅有2项指标进入前15位,主要为法律法规专家数量和船队规模数量,分别位列第6名和14名。

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尚属起步阶段,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实力、国际影响力、全球海洋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和引领能力还不够强,尽管青岛拥有众多的海洋科技机构,但海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重大海洋创新策源成果不多。在海洋科技原始创新方面,海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的海洋科研成果市场机制化不尽完善,成果研发、转移和产业化结合不够紧密,导致海洋科技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胜势,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孵化集聚创新程度有待加强。2019年青岛PCT国际专利申请1381件,仅为广州市2017年的一半。众多的海洋研究机构分属中央与地方的诸多不同系统和部门,海洋科技重大研究项目难以有效地统筹协调,未能形成合力共同攻关海洋核心技术和关键科学难题。

现代海洋产业结构转型缓慢竞争力不足,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过大,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滞后。2019年全市三大传统海洋支柱产业,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含水产品加工)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海洋产业增加总值的72.7%。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2%,对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有限。2019年全市以海洋化工、海洋船舶修造、海洋生物医药等为主的海洋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不到8%。船舶海工制造尚处在产业链低端,缺乏高端船舶和核心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能力,本地产业链配套率不到30%。海洋化工以初级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后续产业链有待拓展。滨海旅游和港口物流仍处在产业发展初中级阶段,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海洋旅游、邮轮游艇、港航服务等发展滞后。

链接配置全球海洋资源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引进的大型跨国公司项目多数为非涉海项目,对本地海洋经济发展影响有限。与日韩的船舶海工制造、滨海旅游、港口航运甚至海洋捕捞多处在竞争状态,缺乏产业链层面的深度合作;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中心城市地位和功能未得到有效释放,与其他四市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同质化竞争问题。2019年,全市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箱,但主要以进出口和国内中转为主,国际集装箱中转率只有5%左右,集装箱空箱率高达30-40%;国际海铁联运取得一定成效,但数量规模有限,难以对全市的对外贸易物流产生根本性影响。远洋渔业取得突破,但本地企业培育不足,国际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进展缓慢。

缺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能力,作为全球治理在海洋领域的具化和应用,全球海洋治理是时下海洋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客观要求。目前,青岛有影响力的海洋组织和国际机构还不多,对全球海洋事务的参与度、影响力和话语权还相对较小,难以真正承担起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海洋事务治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国际组织注册登记方面,由于国家和地方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登记注册法规,国际海洋事务治理的组织落地成为瓶颈问题。在海洋治理体制方面,受到“条条管理为主,块块管理为辅”的海洋管理体制的影响,海洋事务治理体系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海洋治理主体方面,治理体系相对单一,专门的社会组织十分稀缺,社会参与主体不完整,造成公众参与力度不够大,程度不够深。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议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青岛市“十四五”规划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全市上下聚焦聚力打造的四个城市之一,规划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高地、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先行示范区。《经略海洋攻势2021年作战方案(3.0版)》确定了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对外开放、海洋港口、海洋生态、海洋文化等“六场硬仗”新的目标,努力将青岛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即将出台的《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2025年)》也对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建议“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工作避免产生“撒芝麻盐”现象,着力做好增强科技策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等举措。

锻长板,联手济南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点主要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是城市强大科技创新策源力的重要来源,是行业发展引领成果的重大出处。目前我国已批复了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区域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为青岛赋能,迈向全新未来的“先手棋”。目前,武汉、西安等城市也在积极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都与重庆“捆绑”发展的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而山东十四五规划、济南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也多次提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青岛具备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家级平台,济南的优势在于山东省和中科院的战略合作事项基本都放在了济南,落地“中科系”院所达14家,在大科学装置上实现突破。客观来说,一个省获批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好的办法是两地联合起来一块争取。

补短板,以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对于青岛来说,如何把科研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成果和产业优势,事关青岛海洋产业发展的全局,也直接决定了青岛能否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角逐中占据优势。支持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打造创业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性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围绕创新现代海洋产业技术,推动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分院建设。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和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市场化运营。发挥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研究院”前端、中端、后端对接机制,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青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崂山海洋科技产业化基地、红岛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和黄岛海洋高新技术制造基地,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及创新性中小企业开展重大涉海产业技术和产品开发攻关,建立以企业创新平台为核心的海洋科技资金与产业基金扶持导向机制。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调整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模式,鼓励传统海洋产业业态、模式与路径创新,开拓新的市场发展空间。打造国家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实施“蓝色粮仓、蓝色药库、蓝色能源、蓝色牧场、蓝色装备”等蓝色产业创新工程,加快突破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与壮大瓶颈,孕育新的海洋主导产业链,重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强弱项,打造胶东经济圈海洋高质量发展新范本。胶东五市在海洋经济领域存在着天然的产业链互补效应,青岛应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兄弟城市的联动,推动海洋要素交易中心、胶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推动建立在海水养殖、海工装备、港口物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打造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和完善地方间海洋经济主体的沟通协商机制,强调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和专业性,积极倡导制定区域海洋经济专项规划,充分统筹协调区域内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积极打造以论坛为形式的区域海洋合作载体,举办胶东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论坛,扩大论坛的规模量级和影响层次,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海洋经济论坛,为胶东半岛及相关沿海城市的各地方政府提供互相沟通学习的平台。明确区域分工定位,全面深化区域内海洋经济、金融、生态、科技合作。在海洋经济合作方面,依托组建的山东海洋经济团体联盟、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联盟等平台载体,将五市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产业创新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切实发挥创新联盟在构建平台、促进交流、提升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区域海洋产业的协同发展。在金融支撑海洋发展方面,充分发挥青岛多层次资本市场集聚和金融机构产品丰富的优势,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海洋经济倾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联手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搭平台,扩大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朋友圈。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深海和极地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减灾防灾、技术转移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国际航线,建设海外养殖基地,共建国际海洋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开拓。提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等国际影响力,促进涉海企业国际合作。建设青岛国际海洋合作中心,支持海洋相关国际组织及其办事机构、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落户青岛或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涉海大学联盟(IAMRI)等国际组织在青发展,提高区域性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溢出效应。围绕蓝色经济、海洋科教文化、海洋公共服务、海事管理、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强化双边和区域国际合作。发挥国际客厅专业平台和桥梁纽带作用,深化海洋领域交流合作。举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会议,举办国际性海洋会议,积极筹办世界海洋观测大会,推动北太平海洋科学组织(PICES)、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OGO)等国际组织在青岛举办年会,以承办高端国际海洋会议为牵引,吸引全球优质产业与创新资源,增强国际影响力。

来源:中国发展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