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杨宁——把梦想写在大海深处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12-02 08:39

11月25日中午,一艘中部开口的打捞工程船——“奋力”轮,怀抱着从长江口横沙水域海底打捞而出的清代晚期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在拖轮牵引之下缓缓抵达位于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船坞。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和迁徙项目是中国水下考古重大事件,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徙、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而参与此次重大项目的,有一个名叫杨宁的“00后”年轻小伙儿,他毕业于青岛海运职业学校,是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的一名救捞人(在海上抢险、打捞的人)。

杨宁的工作比较具有特殊性,时常执行任务,采访很难有一次完整的时间,而正式的一次深入交流是在他刚从长江口结束任务回来的时候。杨宁与记者预想的不太一样,相比起同龄人,他显得更加沉稳,跟他深聊后发现,他的这份沉稳,是在一个个危急关头和一次次重大项目中历练出来的。

杨宁是青岛男孩,今年22岁。六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他的人生道路彻底发生了转变。“那年中考,我是可以上普高的,但我却选择了职业学校。因为当时的分虽然能上普高,但是却比不上那些成绩好的,不如去学门技术。”当时的这个想法,首先得到了母亲的反对。“从小父母就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尤其是母亲,在我的学习上付出很多,我上过的所有辅导班,都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在我决定要上职业学校的时候,母亲是不同意的。”杨宁说。

虽说父母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意愿。就这样,2016年9月,杨宁踏入了青岛海运职业学校的校门,成为潜水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我感觉很新奇,也很刺激,想要挑战一下。”杨宁说,这个专业的人才未来可成为救捞人、工程潜水员、休闲潜水教练员、游泳教练员、潜导等,而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救捞人,能在大海里工作,能为国家的救捞事业出一份力。

在与杨宁的交谈中,记者对潜水技术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此专业除了要学习语数英三门文化课,每天最多的就是与大海打交道。有潜水医学、潜水物理、潜水法规、潜水装备等专业课,有自携式、管供式等设备的实操课,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体能训练。“把水下技能和对装备的使用技能学好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杨宁的学习能力很强,对于技能和理论的学习,他理解得快,上手也快。

杨宁第一次下水,是在学校的码头。用杨宁的话来说,就是“很不适应”。水下的环境都是陌生的,呼吸方式要换成用嘴呼吸,耳朵稍有痛感,心里面有些紧张。但第一次下水的感觉是奇妙的,他试着放松自己,慢慢适应水下环境,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条鱼,可以在水中游来游去,他很享受那种感觉。高二那年,除了周末,杨宁每天都会下水训练,他也逐渐总结出了经验,“潜水员在水下要镇静,要清楚自己的任务,与水面保持密切联系。潜水时的恐慌会导致心理负担大,呼吸困难。在水下的方向感也很重要。”正是如此,每次老师设计的水下科目,杨宁都能又快又准确地完成。高二下学期,他顺利通过空气潜水员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

高三时,杨宁迎来了实习的机会。那年恰巧上海打捞局招人,学校在跟上海打捞局联系后,选拔了五名优秀学生去实习,实习期为一年,幸运的是,杨宁也在其中。真实的深海实践,远比理论学习艰辛。刚去到的时候,杨宁每天以练基本功为主,体能训练,熟练装备的使用,打绳结,还要跟着出海,参加潜水作业。一年下来,杨宁进步很大,他的胆量和技术,还有他稳扎稳打、积极向上的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就这样,实习期结束后,他顺利被上海打捞局潜水队录用,成为一名真正的救捞人。工作两年后也顺利有了事业编制。“打铁当需自身硬,更何况我们是水下的铁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得努力地走下去,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杨宁说道。

2020年年底,他突然接到参加500米饱和潜水首次陆基载人实验作业项目的通知,这让他感到意外和兴奋。“饱和潜水是一种使潜水员可以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实现长时间、大深度工作的潜水作业方式,与机械作业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是人类向海洋空间和生理极限挑战的前沿技术。不少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大深度精细复杂环境下的搜救、打捞、安装、探查等作业。”当时单位层层筛选出19人参加这个项目,而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杨宁格外珍惜。通知下发后,项目随之启动,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他开始了“魔鬼”训练,每天跑步、潜水,学习全新的设备操作原理。次年5月22日,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项目开始实施,9名经验丰富的饱和潜水员进舱实验。“虽说我没有进舱,但能参与到这个项目,收获是很大的,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也为以后的饱和潜水打下了基础,这也是我未来的一个目标。”杨宁说道。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长江口二号打捞任务,杨宁也参与了。这一次打捞经历,是他工作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次。经历79天海上施工奋战,一艘清末沉船重见天日,这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回忆起打捞的过程,杨宁直呼惊险刺激。“长江流域水混,能见度低,水流快,这对水下作业有着很大的挑战。”即便如此,杨宁还是信心十足,这得益于中职那三年还有工作后的学习与磨练。

行走在祖国的大海深处,挑战人类的生命极限,站在世界潜水行业的制高点,这是历代救捞人的“深海梦”。救捞人的工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自从穿上这身潜水服,杨宁便已经决定要把祖国的荣耀和自己的梦想写在大海深处。

如今,杨宁更加肯定了自己当初的那个选择,父母也在他一次次的成长与历练中对他刮目相看。“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目标。上职业学校并不丢人,只要专业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努力的步伐,相信每个人的梦想都会在自己的不懈奋斗中实现。”杨宁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