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超百亿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5-08-27 15:25

今年以来,青岛市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深入实施“三创”行动,积极培育和建设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记者从青岛市统计局获悉,上半年,青岛市规上工业研发投入突破百亿,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但同时,也存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足,行业间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研发企业同比增长17.8%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708家开展了研发活动,比上年同期增加107家,同比增长17.8%;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5.2%,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创新企业覆盖面不断扩大。

上半年,青岛市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106.8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1个百分点,由此使得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37%,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企业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同时,新产品开发力度也明显加大,上半年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支出为93.2亿元,同比增长10.9%,新产品开发经费的快速增加,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资金筹集渠道看,在全部规上工业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0.7亿元,占比0.7%,回落0.6个百分点;企业资金104.4亿元,占比97.7%,上升0.7个百分点;境外及其他资金1.7亿元,占比1.6%,回落0.1个百分点。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研发投入格局更加明显,政府资金扶持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半年,青岛市规上工业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为4.5万人,同比减少1%。分人员类别看,全时人员3.5万人,同比增长1.2%,非全时人员1万人,同比减少8.2%。由于非全时人员减少,使得研发人力投入呈现小幅减少态势,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3万人年,同比减少1%。

从上半年研发经费投入结构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之间的结构比例失衡。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仍为空白,应用研究为1.2亿元,占1.2%;试验发展为105.6亿元,占98.8%。研发活动仍以试验发展为主,原始创新比重不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对薄弱。

小微企研发支出增速超规上

上半年,青岛市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为195家,占比27.5%。尽管大中型企业的数量占比不高,但其主要研发指标所占份额较大。如,大中型企业研发人员为3.2万人,占比72.8%;研发经费支出73.6亿元,占比69%,所占份额均在七成左右,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资源优势明显。

小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发挥了其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群体的优势,上半年,我市小微企业研发人员1.2万人,同比增长25%,高出全部规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支出33.2亿元,同比增长58.1%,高出全部规上工业增速50.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水平明显高于外资企业。上半年,开展研发活动的内资企业567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41家,占比分别为80.1%和19.9%。从人力资源看,内资企业有研发人员3.7万人,占82.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为0.8万人,占17.3%。另从财力资源看,内资企业研发经费为89.4亿元,占83.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为17.4亿元,占16.3%。

分行业看,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先进制造业。从人力资源看,上半年研发人员排在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五个行业的研发人员累计为2.6万人,占全部规上工业研发人员的57.2%;从财力资源看,上述5行业仍排在前五,研发经费累计为62.6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研发经费的58.7%,均接近六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