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是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要件,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2021年,新区海洋发展局以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为主线,用国际化视野挖掘放大平台对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以我为主”,针对难点、堵点,放大招、出实招,实施“四个一”工程,勇当平台建设主力军。
一、建立一套长效运作机制
行之有效的机制建设是解决平台定位不清、实施主体缺失、平台“论坛化”等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是规划引领,绘制长期发展蓝图。结合海洋国际合作新形势、新要求,推动部、省尽快编制平台第二个五年规划,并积极协调相关工作建议纳入规划。二是组织保障,提供长远发展支撑。推动完善国家和省平台领导小组架构,形成定期协商机制,及时研究平台重大事项。三是实体运行,建立长效运营机制。积极争取部、省同意,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与青岛市政府共建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平台研究院),落地我区,常态化开展平台研究、专题活动和国际项目合作。
二、打造一种差异发展模式
借鉴南方涉海平台的基础上,突出“他无我有、他有我强”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形成比较竞争优势。一是平台要素集聚发展。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搭建“政府支持+实体机构+平台公司”立体架构,推动政策、人才、技术、资金、产业、信息等要素集聚发展,打造国际海洋合作“青岛渠道”。二是机构模式灵活创新。探索建立“三无”事业单位,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平台研究院)面向国内外招聘国际化专业人才,最大限度激发机构活力和市场化能力。三是打好区位和产业优势牌。发挥东接日韩、“双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重点抓好平台框架内与日、韩等国紧密合作,加大其平台建设参与度;依托青岛海洋产业、科技等优势,谋划重点领域各项国际合作。
三、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圈层
通过积极“内走外联”和各项务实合作,扩容“朋友圈”“合作群”,形成紧密联系。一是紧紧依靠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顶格推进。争取部、省、市支持,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加大对上争取和沟通力度,积极争取重大事项顶格推进,纳入部、省重点工作安排。二是紧紧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务实合作。加大与国际涉海组织、涉海高校、涉海大院大所、商协会和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招引“平台合伙人”,深度开展交流合作。
四、固化一批示范样板成果
将平台机制模式建立好、运行好、发展好,逐步构建良好发展生态,形成涉海国际合作平台样板成果。一是构建品牌价值。开展品牌创建和保护工程,深度挖掘品牌市场化潜力,壮大现有青岛论坛、东亚海博会品牌,培育国际化、权威性报告指数等。二是成为国际海洋合作重要窗口。积极招引各类涉海国际组织、涉海商协会、涉海联盟来平台发展,设立分支机构、秘书处等,吸引更多的国际化面孔集聚,助力“双招双引”,展示国际海洋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