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捞浒苔首次跨区域进行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6-05-24 10:03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日前透露,一项针对浒苔处置的首次跨区域黄海绿潮应对行动正在苏北浅滩海域实施,希望通过探索,为应对绿潮灾害提供思路和技术途径,达到减少浒苔进入黄海的目的。
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介绍,从2008年起,每年夏季青岛沿海海域都会受到大面积绿潮侵袭,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黄海绿潮早期主要来自苏北浅滩海域,将绿潮打捞区前置,有可能控制黄海绿潮的规模。
“绿潮后期,绿藻生物量的快速增加。”孙松说,研究表明,黄海海域浒苔的现场生长率可达到每天10%-37%,按照这一生长速率,30-40天后绿藻生物量可达数百至上千倍。“就像防火一样,不能等火烧起来再去扑灭,而是刚发生火苗阶段,立即扑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可以减少浒苔绿潮灾害”。
黄海是我国浒苔绿潮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近几年每年4月~8月,持续发生浒苔绿潮灾害,山东半岛南部沿海超过70%的岸线遭受浒苔入侵,且规模大、危害重、持续时间长,对沿海景观、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和滨海旅游造成严重影响。
黄海绿潮应对行动得到了山东省、江苏省及两省的相关政府部门、海洋科研机构、高校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响应、参与和协作,跨区域防控黄海绿潮合作机制正在有序推进。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