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看青岛蓝谷如何盘点过往、谋划新局!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2-08 21:16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路风雨兼程,终于新春将至。

岁末年初,正是盘点过往、谋划新局的关键时节。2月7日上午,青岛蓝谷管理局以1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的视频会议形式,召开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听取各部门2020年度工作情况汇报,总结2020年工作,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半天时间里,蓝谷各条工作战线晒成绩、找短板、定方向,沿着回顾成绩、总结经验、检视不足、谋划未来的清晰工作逻辑,为青岛蓝谷“十四五”如何开好局起好步群策群力、建言献策。

回首——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乘风破浪逐梦深蓝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刚刚迈入功能区改革元年的青岛蓝谷来说,在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是留下了太多值得细数的成绩、值得铭记的瞬间。

这一年,青岛蓝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全年新引进总投资550余亿元的各类重点项目180余个,分别增长98%和183%;新增市场主体1551家、增长53%,新增投资类金融机构260家、总规模达285亿元,新增产业类规模以上企业是2019年的3倍;总投资190余亿元的50余个项目启动开工,总投资近800亿元的80余个项目加快建设。

创新创业氛围也愈发浓厚:发起成立全市首个海洋创新创业联盟;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是2019年的2.7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总量翻番,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9.5亿元、是2019年的6倍,其中本地转移4.98亿元、占比52.4%;新引进各类人才1800余人、其中院士6人;新获市级以上科技奖8项、增长170%,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成功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孵化器实现零突破。

城市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小岛湾岸线整治、小管岛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山大实验中学、齐鲁蓝谷医院、山大二期加快建设,北航科教城一期主教学楼主体封顶;家家悦、大润发开门营业。社区改造加快推进,安远社区有序回迁;常住人口中中青年占比提升,工作人口大幅增长,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人才吸引力和活力日益增强。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今日蓝谷发展之喜人态势,离不开青岛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更离不开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鳌山卫温泉街道和局区协同办的同心同德和顽强拼搏。在过去一年中,青岛蓝谷按照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部署,破旧立新激发活力,敢打敢拼释放锐气,锻造出攻坚突破、一往无前的“一揽子”致胜法宝——

精神状态变了:蓝谷人研究工作办法多了、理由借口少了,团结协作多了、推诿扯皮少了,攻坚克难多了、等靠拖要少了,大家站位更高、作风更优、效率更高,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改革力度大了:突出逻辑改革,始终将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蓝谷的殷殷嘱托和重要指示精神,如何成为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支撑,如何成为青岛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的核心区,如何更有效承担起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作为蓝谷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突出党建统领改革,打造“蓝谷红帆”党建品牌,建设了党建信仰墙,以党建强、带人心齐、促事业旺;突出顶层设计改革,管理局内设机构精简到8个,成立6大产业事业部,国有企业改革统筹推进,建立“1+3”政策体系;突出理念重塑改革,从基础科研走向附加值的高端,推进从资源集聚期向产业发展期迈进、由招引项目向招引平台转变、由招商引资向产业组织转型,释放出更高量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创新机制活了:创新建立协同融合机制,加强与即墨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在腾地拆迁、生态环境、应急安全、信访管理等社会事务领域出谋划策、趟出新路,实现了1+1>2的效果;创新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成立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在蓝谷当年技术合同交易中占据90.2%的份额,成立青岛海洋能源融合发展产业联盟,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聚合效应;创新推动院所实现自我造血,探索出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等方式解决高校院所因事业单位身份在对外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去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新增技术交易额3.29亿元,占蓝谷三分之一,新增专利授权数量209项,占蓝谷近二分之一;创新构建战队作战体系,成立6个产业事业部一线冲锋陷阵,局属8个部门提供战略支援,局区协同办和两个街道做好后勤保障,组建五大战队,各位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一线解难题、促协同、助发展。

落实效果好了:用民主的决策加快落实,召开局长办公会议15次,各类专题会议80余次,研究各类议题200余项,推动项目快速签约落地;用科学的考核促进落实,出台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实现“主观评价”向“客观评价”、“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的有效转变;用严格的督查狠抓落实,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推动50余个项目新开工、80余个项目加快建设;用浓厚的氛围倒逼落实,设立“双招双引”英雄榜,实行看板管理和每周战报机制,以战绩论英雄,凭实绩促发展。

责任心更强了:通过讲述评强化责任心,按季度开展“三述三提三评”活动,让大家思路想透、打法说清、工作干实;通过制度呵护责任心,出台相关制度旗帜鲜明地为为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保驾护航;通过行动彰显责任心,对项目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对全年近2000条的12345政务热线和政务邮箱反馈事项认真办理,满意率达到97%。

检视——

“庸、懒、慢、浮”劣风犹存,刀刃向内需更彻底

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也不容忽视。此次年度总结会议召开之前,蓝谷管理局综合部专门组织了一次工作效能问卷调查,客观深入地查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蓝谷管理局改革后的工作效能整体评价是很好的,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改革还不够彻底,仍然缺乏“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勇气。

“庸”的现象依然存在: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后的蓝谷职员队伍,是一个优中选优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尖兵连”,但有时在关键时刻的榜样示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6大产业事业部工作人员大多还比较年轻,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

“懒”的惰性尚未祛除:蓝谷管理局机构改革之后职员只有54个,面对218平方公里陆域、225平方公里海域的经济发展事务,力量明显不足。管理局为此专门从知名高校招聘了一批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素质人才,但作用发挥得还不明显,有些人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依靠心理。

“慢”的节奏仍未改观:过去一年蓝谷的工作节奏、干事效率有很明显的改观,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志存在一定程度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问题,特别是部门之间,拈轻怕重。

“浮”的作风依然存在:个别部门落实决策部署方面满足于“知道了、转发了、安排了”,没有真正沉下心来研究工作,不往深里想、不往实里干。一些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格局不大、作风不实,导致服务会遇到企业、群众的投诉、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顺畅。

会议强调,这些问题是蓝谷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坚决克服、切实加以解决。

展望——

江河奔流开新路,层峦耸峙争高峰

走过了改革元年、度过了磨合期,青岛蓝谷迎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突破一年。

此次会议明确,在2021年,青岛蓝谷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KPI考核办法,创新路数打法。各部门要未雨绸缪、自我加压,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拿出“江河奔流开新路、层峦耸峙争高峰”的志气,不断开创蓝谷发展新局面。

一是要以更大格局搞谋划:要准确把握时与势,将蓝谷作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作为国家海洋科学城的核心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的承载区去谋划,全面体现蓝谷的价值和担当;要充分认识危与机,看清沿海城市纷纷在海洋方面发力、蓝谷先发优势也越来越小的现实,站在未来看现在、站在世界看蓝谷,高标准编制蓝谷的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土空间等专项规划,为项目的落地谋好篇、布好局。

二是要以更硬措施抓项目:“双招双引”要提质增效,既要储备好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头部项目、行业领军型企业,又要储备一批科技型、效益型中小企业,同时建立各部门、事业部、平台公司之间更加紧密的协同机制、考核机制和盈利模式,确保项目落得更多、更快、更便捷;项目落地要抓出成效,充分认识项目就是蓝谷发展的生命线,全局上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为着项目干,做好腾地拆迁等工作;推进机制要科学高效,要以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继续实行看板管理激励机制、网上督查亮灯机制、现场调研督促机制、每周战报机制。

三是要以更优服务打造环境:要厚植产业发展土壤,完善资金、土地、配套、产业链等“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打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荣、“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三链共生的新型产业园区,同时以资本的力量激活整个生态;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路网、管廊、交通、商业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布局进行专项规划,进一步解决片区性商业、公服配套不足问题;要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制定、双招双引、腾地拆迁、项目落地、国资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进一步树立法治观念,对企业的承诺一定要及时兑现到位。

四是要以更实作风强保障:要继续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导向,把眼光更多投向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干部,建立一套有为激励、无为问责的责任追究机制;要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公共权力网上运行,规范审批制度,简化办事流程,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要继续强化协调配合意识,把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形成蓝谷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继续严守纪律规矩红线,无论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

展望未来之路,青岛蓝谷拥有无限机遇——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诸多有利条件,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出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蓝谷作为以海洋为特色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必将迎来新一轮机遇期;却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沿海城市纷纷发力海洋这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海洋科技重大平台、海洋产业项目上投入重金,蓝谷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小,如何始终站在海洋创新发展的最前沿,成为一个亟待破题的现实课题。

历经9年上下求索,发展目标和路径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接下来,青岛蓝谷将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争先进位的责任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勇挑重担,奋力拼搏、合力攻坚,定能在大格局中扛起大担当,在高成长中实现高质量,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打赢“项目落地年”这场攻坚战,为青岛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源源不断的贡献蓝谷力量。


(记者 肖芳 通讯员 蓝小谷 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