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海洋科技馆:弘扬时代新风凝聚精神动力推动长效发展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2-23 16:46


2020年,青岛海洋科技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紧密围绕青岛市精神文明工作部署,以壮大科技志愿队伍为抓手,以完善志愿活动体系为重心,以强化馆内外联动为手段,将党建文化、传统文化、科学文化传承发展纳入精神文明工作框架,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岛海洋科技馆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长效、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价值认同,注入精神动力。2020年青岛海洋科技馆精神文明工作一举斩获三项殊荣——“海洋科普大篷车山东行”被评为青岛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中国科普志愿者青岛海洋科技馆工作站入选青岛市“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积极组织义务献血,获评青岛市抗疫献血先进集体。

一、发展志愿队伍,织密文明之网

专业高效、网络完善、运转畅通的志愿服务队伍,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力量。青岛海洋科技馆积极响应市文明办和市科协的号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科技志愿力量,建强工作阵地、宣传阵地和服务阵地,织密志愿服务网络体系,为青岛海洋科技馆精神文明工作注入源动力。

(一)扩大志愿队伍规模。在馆内各部室广泛动员的基础上,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场馆、高新企业等涉海单位间加强宣传,引领吸纳馆内青年职工和各条阵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加入海洋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仅2019年至2020年就纳新154人,截至目前在册志愿者数量超过2000人,服务领域涉及志愿者培训、海洋知识讲解、传播技术支持、科普活动策划等,科技志愿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二)培育志愿服务品牌。以水族馆志愿岗亭、售票窗口、讲解导览、安保服务等一线面客岗位为阵地,增强相关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游客及市民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其中,不断提升志愿岗亭服务层级,细化制度规章,拓展服务功能,强化人员配备,做好标识更新,完善设施配置,游客接待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志愿服务项目拓展为道路问询、科学普及、咨询答疑及便民服务等,志愿岗亭逐步成为青岛海洋科技馆常态化志愿服务的窗口品牌。

(三)强化内外宣传联动。一方面,增强精神文明宣传阵地意识,充分利用“一网(青岛水族馆官网)、一刊(《海博通讯》内刊)、一号(微信公众号)”等自有传播资源,构建立体化传播平台,以开辟专栏、动态报道、典型宣传等形式,去年共计刊发相关报道30余篇/次,全面增强精神文明新闻宣传的力度、深度、广度和密度。另一方面,与青岛文明网、青岛市科协网站及各类媒体拓展合作渠道,加强对重要事件节点、重要志愿活动的联动报道,借力媒体的传播优势向公众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活动体系,夯实文明之基

丰富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志愿活动,是调动各方力量,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工作的主要牵引。青岛海洋科技馆将党员教育、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文体活动、科学普及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完善活动框架体系,显著提升各类活动的职工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一)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其一,持续推进“四史”教育。一支部创新主题党日活动举办模式,组织11名党员干部赴曲阜“三孔”实地参观,学习感悟儒家传统文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品格;在党员中发起观看红色影剧热潮,传承红色文化,汲取精神营养,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其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在“七一”前夕,面向全体党员组织开展志愿交通疏导活动,以交通疏导、礼貌劝导和问询答疑为主要形式,为过往行人营造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以活动为纽带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员的思想境界、党性修养和文明素养。其三,大力宣传廉政文化。组织馆内中层以上干部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参加“漫笔画廉”等获奖作品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坚守廉政底线,树牢廉政理念,提升党性修养。

(二)改善科普服务供给。一是搭建科普直播平台。以全省首家海洋科普直播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科普直播活动,探索海洋科普线上传播特色路径,组织策划《解密可燃冰》等系列直播活动,邀请科普专家和科技志愿者为全国青少年开展线上科普互动,点播量达60余万人次;二是科普“三进”渠道拓宽。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阵地”的作用,赴李沧于家下河社区、城阳青特万达、崂山丽达、胶州李哥庄小学开展科普宣传,接长科普志愿服务手臂。与此同时,支持鼓励馆内科普志愿者走进青岛同安路小学、青岛39中等中小学校,开讲“海洋科普公开课”10余次,志愿服务半径有效延伸。三是培育科普竞赛品牌。与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媒体等方面加强联动,举办青岛市小学生海洋科普讲解大赛和青岛市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强化科普赛事志愿力量保障,两项赛事辐射上百万青少年,在引导市民提升海洋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海洋观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三)举办主体渐趋多元。充分挖掘青工委在联系年轻职工、承接上级志愿活动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单位、跨领域志愿活动联办,推动活动主体多元化进程。其一,义务献血活动。馆庆前夕,与青岛中心血站联合开展“喜迎馆庆耕海有梦 战疫献血筑爱无疆”主题义务献血活动,近50名干部职工踊跃报名,当日累计献血13500毫升,用善举回馈社会、诠释担当。其二,清洁海滩活动。号召各部门青年志愿者,开展“庆五四 净家园”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青年群体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进一步助力美丽青岛建设。其三,组队展示风采。工会与青工委在各部门广泛动员,在馆内选派20余名队员与科协人员组成联队,积极参与市直机关体育联赛,通过体育活动增强队员团队意识和协作观念,展示青岛海洋科技馆职工昂扬向上、勇于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文体活动响应广泛。以文艺联欢、趣味运动等形式,为馆内职工展示特长、增进了解提供舞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极大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馆内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一是春节联欢提振士气。馆党总支和工会于年初联合举办春节联欢会,唱响团结奋进主旋律,激发干部职工干事精气神。二是组织趣味运动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职工趣味运动会,馆内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以竞技运动为纽带桥梁,增强全馆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三是参加全市体育项目。积极参与2020“发现·青岛”城市定向赛,引导青年职工感受体育魅力,培育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聚焦抗击疫情,架设文明之桥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考验应急志愿服务反应速度和供给能力的重要契机。面临新冠疫情“大考”,青岛海洋科技馆发挥自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独特优势,在馆内加强宣传动员和工作联动,与上级单位、基层单位、媒体及其他社会力量协同作战,迅速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统筹推进抗“疫”科普、联防联控、职工教育等各项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坚实的群众基础,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广泛宣传全员参与。一方面,利用馆务会、部门会等形式,借助自有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向全馆职工传达防控要求、介绍防控知识、发布抗“疫”动态,部署馆内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职工心理疏导,营造共克时艰、同心战“疫”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疫情期间馆内工作制度和人员管理制度,引领职工将坚守岗位职责和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坚持全员下沉、全员参与,汇集全馆之力,全面筑牢疫情防控思想防线、精神防线和措施防线。

(二)帮扶村居协同抗疫。一是树牢“一盘棋”意识。积极融入全市群防群控的“总体战”全局,与结对共建社区登州路街道广饶路社区、结对帮扶村庄平度市南村镇苏子埠村加强防控协作。在年初疫情防控吃紧阶段,向基层捐赠价值4万元的口罩、喷壶、84消毒液、橡胶手套、体温计及值班人员物资,为基层抗“疫”阵地强化基础保障。二是积极开展群防工作。馆内工作人员与110警员、交警、单位所在社区以及职工所涉街道密切合作,防控信息互通共享,防控隐患携手排除,突发事件协同处置。

(三)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一方面,探索线上融媒宣传。建立应急科普快速响应机制,以回应社会关切、批驳防控谣言为着力点,丰富疫情科普信息化落地方式,引领公众形成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承办疫情防控主题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收到1786件参赛作品,评选奖项300个,为全市抗“疫”宣传提供优质科普内容资源;承办疫情防控知识线上挑战赛活动,举办“海洋科普闹元宵”线上答题活动,两项线上科普竞赛吸引超过10万人/次参与,掀起了学习防控知识的热潮;创新“线上观展”模式,免费发布VR数字化场馆,当月使用人数已累计达53.57万人次,在疫情抗击非常时期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在火车站广场发布抗“疫”主题的灯箱广告6处,在莱阳路制作安装科普挂图12件,有效延伸防“冠”科普知识的传播半径。

四、颂扬传统美德,浇灌文明之根

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开展精神文明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青岛海洋科技馆将弘扬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借助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传统文化在馆内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

(一)倡议职工厉行节约。馆党总支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向全馆职工发出倡议书,发起餐厅“光盘行动”,引领职工杜绝餐饮陋习,避免餐饮浪费,做到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大力宣传爱粮节粮的良好风尚,养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良好消费习惯,在全馆进一步培育健康的饮食文化环境,厚植艰苦奋斗的精神沃土。

(二)开展敬老助老活动。一是将敬老助老和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市科协共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重阳节前夕,馆领导深入莱西市夏格庄镇葛家庄村,看望慰问全村70岁以上老人,送上生活必需品及节日祝福。2021年春节到来前夕,市科协和馆领导赴城阳区看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驻夏庄街道华阴社区工作组成员王文章同志,并走访社区困难群众。二是精心策划退休职工参观活动。组织馆内退休人员赴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和奥帆博物馆参观学习,让老同志开阔眼界、愉悦身心、增长见闻,丰富退休后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三)典型示范正面引导。一方面,向身边道德模范看齐。上半年,青岛海洋科技馆总工程师王士莉获评2019年度“德耀市南”先进个人。组织专人梳理提炼其深耕海洋科研、热心海洋科普的典型事迹和奋斗故事,在水族馆官网及公众号上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榜样力量,锤炼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道德品格。另一方面,向全国劳模学习对标。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全馆职工恪守职业道德,唱响“人人以劳动为荣,人人争当先进”的主旋律。

(四)双拥共建开启新篇。发扬青岛海洋科技馆双拥优良传统,自觉践行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春节前和八一前夕先后组织一线职工,赴海军石家庄舰开展拥军慰问活动,密切军地联系,畅叙鱼水情谊,引导职工以官兵们为榜样,将扎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和昂扬的斗志体现于日常工作。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2021年春节前,青岛海洋科技馆与海军石家庄舰以互致慰问信的方式,传递军地双方关心关爱之情,不断巩固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五、巩固创建成果,绽放文明之花

创城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检验。青岛海洋科技馆围绕市委文明办统一部署,在市科协领导下,科学调配馆内人力、物力和宣传资源,完善创城工作协同机制,加强部门合作,高标准完成“工作无死角、迎检不丢分”的任务目标,为青岛打响文明城市创建这场硬仗做出积极贡献。

(一)全馆统筹责任到人。按照全市创城工作整体部署,第一时间成立创城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测评标准,明确各部门及人员任务分工,重要任务馆领导亲自督办,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态势。与此同时,结合创城不同阶段工作重心,多次在馆内召开创城工作协调会,开展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自查整改和学习对标活动,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创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洁净环境提升服务。各部室组建创城巡查小组,以安保部为主,每天开展不定时巡查,全员加班加点,集体下沉一线,投入“地毯式”环境卫生清理行动中。在创城期间,设立分类垃圾桶10余处,整改卫生死角3处、归置垃圾分类点2个、服务提升2项、规范室外集中吸烟点2处,并对游客乱丢垃圾、吸烟、插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文明规劝,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游览环境,形成靓丽的创城人文风景线。

(三)打造宣传立体阵地。利用宣传栏、电子大屏和易拉宝等多样化宣传手段,在场馆内部、景区周边及道路两侧等人流量较大的显著位置,张贴创城公益海报,向市民和游客大力宣传有关未成年人保护、道德模范事迹、文明礼仪等创城相关内容,面向馆内职工、游客和市民大力弘扬社会新风,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转化为自觉行为习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海洋科技馆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形势,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统一,协同推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工作等重点任务,推动青岛海洋科技馆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开展,为青岛海洋科技馆在新时代全面绘就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丰沃的文化土壤和坚实的思想保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