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蓝色信念,建设海洋强国。10月22日,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举行。活动现场,青岛20所中小学分别与山东其他地市的20所中小学一对一签约结对,推动青岛的优质海洋教育资源向全省辐射,青岛市海洋教育经验将全省推广。
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邵学伦,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元韶,山东教育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张崇广,青岛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项俊,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一出席活动。
邵学伦在讲话中指出,开展蓝色海洋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需求,是落实海洋强省工作部署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开展“向海而生”蓝色海洋教育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海洋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引导孩子们知海、爱海、亲海、护海、强海,为经略海洋储备人才资源和力量。
邵学伦表示,今天的现场交流活动是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一个新的开端,要以此为契机,促进全省中小学海洋教育深入进行,山东省教育厅将大力推动海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和研学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海洋教育浓厚氛围,打造海洋教育品牌,为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海洋教育典型经验交流环节,青岛三十九中校长尹逊朋围绕“持续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培养海洋强国创新人才”主题,从海洋特色教育、课程设置、育人方式等方面做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学校在海洋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青岛三十九中实施海洋特色教育,构建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实践性课程”三位一体的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培育海洋创新人才;变革国家课程学习方式,将海洋课程实施方式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开展项目式教学,落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其丰硕的海洋教育成果,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与赞赏。
作为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核心校,接下来,青岛三十九中还将深化海洋课程评价研究,持续推进项目式学习,并依托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融合青岛市优质海洋教育资源,推动学校海洋教育模式向内陆辐射。除此之外,市南区教育局、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等单位也分享了海洋教育的典型做法。
活动现场进行了蓝色海洋教育结对签约仪式,青岛二中、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九中、市南区实验小学等20所青岛中小学与全省其他地市20所学校一对一签约结对,以学校结对的形式交流经验、互通资源,推动优质海洋教育资源的全省辐射,特别是帮助内陆地区学校开展海洋教育活动,推动沿海与内陆教育资源的融合,为扎实开展好蓝色海洋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搭建共享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近几年,青岛市教育局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省战略,聚焦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从推广普及海洋基础教育、做精做实海洋职业教育、做优做强海洋高等教育、倡导推动终身海洋教育、推进“海洋+”融合发展等方面,着力构建全学段、多层次、高水平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和海洋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
在推广普及海洋基础教育方面,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从学前到高中全学段的海洋教育教材,在中小学全面开设海洋特色课程,成立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目前,全市有海洋教育特色学校10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校20所、重点建设校13所,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3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28处,海洋教育研学基地16处。青岛市中小学海洋节已连续举办7届,每年参加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科普讲解大赛、海洋绘画大赛、海洋原创诗歌大赛、“海洋探索奖”评选的学生达数十万人次。在做实海洋职业教育方面,整合全市资源,加强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远洋船员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技师学院等涉海学校建设,全市职业院校开设涉海专业近30个。在做优做强海洋高等教育方面,先后与北京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全国高水平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在青高校建设海洋学院,全市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已达到10余所,涉海专业在校生超过5万人。
山东具有深厚的海洋文化积淀和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涌现出了一大批海洋教育特色品牌。教育交流活动现场,青岛市、东营市、威海市等地的海洋教育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做了海洋教育经验分享。此外,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的海洋课题小组参与同学还就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