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当一只海龟反复被人救助两次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3-29 00:56

海洋占据地球71%的面积,与我们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其物种资源丰富,数百万年,海洋带给人类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能源,它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海洋作为参与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阵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工业发展迅猛,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全球变暖、微塑料污染、海洋酸化、海洋硫化、海洋缺氧、海洋热浪,其中海洋生物链断层,珊瑚白化、海草退化、海洋旗舰物种濒临灭绝……这些正在发生。海洋作为孕育生命的摇篮,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如今的海洋,自我修复的能力还剩多少?“珊瑚没了小鱼就难以苟存,然后就是大鱼,至于人类,你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大鱼。”纪录片《追逐珊瑚》里有的话发人深省。蝴蝶效应,一只亚马逊雨林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一场飓风,看似相差万里的事件,却层层递进,互为因果。如同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在国际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自然已对人类敲响了警钟……


全球气候变暖,海龟会在未来消失吗?

“温室效应正逐步影响着海龟的生存。”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林柳一直从事龟鳖研究,近些年致力于中国南海的海龟保护,作为史海涛教授的学术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谈到全球的气候变暖问题,“气温升高,表面看对海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却直接影响其后代的性别。因为小海龟的性别是由海龟蛋孵化期间的环境温度决定的。”

据林柳介绍,倘若海龟蛋在孵化期间环境温度较高,则孵化出的雌性海龟较多,反之温度低,则孵化出的雄性海龟较多。是否能以靠人工孵化来平衡海龟这一物种的雌雄数量?作为龟鳖研究与科研工作者,林柳表示,目前不提倡人为干预海龟的孵化,因海龟蛋是由海龟产卵并埋在沙坑里,人工孵化首先要把海龟蛋从沙滩里刨出来,人为取蛋极有可能影响海龟蛋中的胚胎发育,最终导向海龟孵化失败。

此外,在地球上存活了亿万年的海龟,似乎已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应对。林柳谈到一个现象,“海龟作为海洋旗舰物种,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它的自然适应力是极强的。为适应全球变暖,有些地区的海龟会将产卵的月份提前,有些海龟则可能改变产卵场所,比如向纬度更高的地方转移,以确保孵化期间的温度适宜。”

海龟在沙滩上。照片由林柳提供


海龟维持海洋生态的平衡

没错,海龟还可以吃海绵

海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伞物种”,它们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存需求,因此海龟就像保护伞一样,在对它们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保护。比如珊瑚礁是海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海龟就需要保护珊瑚礁,这同时也无形保护着珊瑚礁里面的小鱼小虾。

海龟如何保护珊瑚礁的生态平衡呢?林柳副教授以玳瑁为例:“玳瑁的食物里一大部分是吃海绵。海绵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海洋中的绝大部分生物是无法食用海绵的,而海绵是具有毒性的,并且与珊瑚存在生存竞争。若海洋中没有玳瑁存在,海绵就会疯狂生长,从而侵占了珊瑚生存的空间,珊瑚自然就会减少,而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玳瑁灭绝,珊瑚也会面临危机;若珊瑚灭绝,岛礁也就没了,人类也同样面临着险境。”

海龟还平衡着水母的数量,对海洋生态的健康起到稳定作用。

水母身姿轻盈,体型优美,且繁殖很快,但水母这类唯美的生物,毒性也是较强的。一旦水母在海洋中爆发,对人类生活有很大影响,并直接危害渔业资源。而棱皮龟,作为海洋中最大的海龟,成年之后体型如一辆小型面包车,体重接近一吨,成年后每天可以吃上百公斤的水母,是海洋中的“水母收割机”。

如今,棱皮龟已经在全世界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棱皮龟不常在南海海域出没。据林柳介绍,前些年在海南乐东,渔民误捕捞到一只未成年的棱皮龟,渔民立马将棱皮龟放归大海。从捕捞海龟到主动放归,渔民的保护海龟的认识在不断加强与提升,是职能部门的宣传与执法工作,及海龟保护组织多年投身海龟保护事业的导向性结果。

海龟“白雪”,被送至救助站的画面。照片据林柳提供


海龟“白雪”,连续被救助两次

提到海南的海龟救助,就不得不提起海南师范大学海龟救助站,这是林柳副教授常去的地方,常年参与救助海龟的他,向记者提到他与团队在救助海龟的过程中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反复救助了同一只海龟。

“在三亚,一只海龟不幸咬到了钓鱼人的鱼钩,钩子直接刺穿了它的食道。生命垂危的它被人送上开往海口的动车,在海南师范大学与海南省动物医院的合作下进行了抢救手术。”林柳回忆,那是海南省首例海龟内窥镜手术,手术很成功,由于这只救助的海龟身体白化,大学里海龟救助站的学生给它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白雪”。

海龟“白雪”手术后在海南师范大学海龟救助站历经2年的康复训练,之后被带到文昌放生,可回归大海的“白雪”仅在海洋里自在了半月,就又被渔民捕捉到了。

第二次被救助期间排泄塑料碎片

“当时捕捉它的渔民准备1500块把它卖掉,所幸的是当时‘白雪’的眼角出现了生理性排盐现象,被当地渔民误认为是它在哭泣,见状便于心不忍,之后在‘白雪’身上看到一个金属标签,上面写着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史海涛的电话,渔民拨过去,‘白雪’得救。在送走‘白雪’前,渔民还很喜庆地给它的背部和四肢挂上了红布。”林柳谈起海龟“白雪”先后两次被该救助站救助的情景,这样的事件发生概率很低,想来不可思议。

“白雪”第二次被救助后又在救助站休养生息了7-8个月,期间排泄出大量塑料碎片,林柳分析是因为误食海洋中的塑料袋而肠道阻塞所致,“直到后来它不再排泄塑料了,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我们又在文昌把它放归了大海。”谈起对“白雪”的祝福,林柳说“希望以后不再见到它们吧。”

目前,在海南师范大学海龟救助站接受救助和治疗的海龟仍有十余只。据了解,今年该海龟救助站会开展海龟野化训练,若野化训练结果较好,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将它们送回大海。


延伸阅读

一起保护宝贵“伞物种” 

海龟维持海洋生态平衡

全球现存海龟仅2科6属7种

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作为和恐龙同一时代并存活至今的物种,海龟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被称为海洋“活化石”。全球现存海龟仅2科6属7种,分别为棱皮龟、红海龟(蠵龟)、玳瑁、绿海龟、太平洋丽龟、大西洋丽龟和平背海龟。它们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域。

由于长期的滥捕滥杀、非法贸易、过度开发以及海洋污染和全球变暖等人为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海龟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均锐减。目前,所有海龟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 附录Ⅱ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我国分布的棱皮龟、红海龟(蠵龟)、玳瑁、绿海龟、太平洋丽龟等5种海龟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根据近年的研究数据,林柳表示,“全球部分筑巢区域海龟筑巢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这些区域有效保护海龟卵和筑巢的雌性以及减少副渔获物有关。然而,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棱皮龟筑巢数量还在减少。目前大多数保护工作都集中在减少非法捕捞、圈养或对产卵巢穴的干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刘昕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