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威海高新区新增2家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12-02 01:08

日前,山东省海洋局、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2021年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评审工作,确定了拟认定全省21家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威海高新区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位列其中。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功能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实验室等4家单位联合共建的高技术船舶通风冷却装备节能降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建设高技术船舶通风系统设计、仿真及试验研发平台,形成高端船舶用通风机创新设计制造的能力,突破轻量化、增效、降噪等共性技术;建设船舶通风系统检测认证能力,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服务省内高技术船舶装备制造行业,以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发展。该中心将瞄准海洋高技术船舶通风冷却装备突出需求,突破行业和产业节能环境保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开展通风机高效设计制造与性能评估、船用风机新型轻量化复合材料应用、高端通风机仿生流动控制增效降技术研究,助力我国船用通风机满足高技术船舶对通风机的需求,加速推动技术升级。

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交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5家单位共建山东省海洋牧场智能采收装备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协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各类智能海洋捕捞技术及装备,利用中心的行业积累、整合能力以及雄厚技术实力,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综合优势,实现各类智能海洋捕捞装备在信息感知、自动识别及实操性能的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实现产业化应用。其产品主要用于海带、海参、海星等各类海产的智能捕捞技术及装备,提高海洋牧场捕捞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海企经营成本,该中心的建设将引领我省及全国海洋养殖行业最终实现工业化、标准化、模块化养殖生产模式。

威海高新区持续推进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海洋装备成果丰硕,有效提高了海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下一步,威海高新区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高水平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工信部国家暖温型海洋实验站、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威海高新区海洋经济的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助力海洋经济成为威海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来源:威海高新区党政办公室 魏萌

相关阅读